摘要:近几年来,在A股市场上,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的情况实属罕见。
近几年来,在A股市场上,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的情况实属罕见。
1月18日,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外运)登陆上交所,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但全天的表现却让投资者大跌眼镜。中国外运(601598.SH)仅在早盘短时间冲高后便迅速下挫,最终收报于4.89元,较发行价5.24元下跌6.68%。
有观点认为,“新股不破发,市场不见底”。
中国外运的破发对市场是否具有预示作用?《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破发其实似曾相识,而那个与之相似的例子,在首日破发后的一个月,股价可谓惨不忍睹。
首日破发实控人紧急驰援
中国外运其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新股。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外运成立于2002年11月20日,2003年2月13日就已经在香港上市。此次中国外运在A股上市,发行的A股股份全部用以换股吸收合并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外运发展),无募集资金。
中国外运是我国最大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第二大船务代理公司,位居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第一名。招商局集团直接持有中国外运23.85%的股份,通过外运长航集团间接持有中国外运42.47%的股份,合计持有中国外运66.31%的股份,为中国外运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公告,上市首日,中国外运股票价格不设涨跌幅限制,公司股票上市首日开盘参考价为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外运发展之发行价格5.24元/股。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上市首日的交易中,中国外运股价仅在开盘后的一分钟冲高后便迅速回落,午后时段一度下跌约9%,并因此触发了异常波动临时停牌机制,在下午停牌30分钟。而在复牌后,中国外运股价一度直线反弹,但后继乏力,最终收跌6.68%。
上市第一天,作为实控人的招商局集团已经为稳定市场出手增持。
据了解,招商局集团此前曾出具承诺函,为避免中国外运上市后股价的非理性波动,承诺若中国外运于上市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任一交易日的A股股票交易价低于中国外运本次换股吸收合并的A股发行价格5.24元/股,则招商局集团或其关联控制企业将在该5个交易日内增持,增持累计不超过人民币8亿元的资金,直至8亿元资金用尽或股价高于发行价格。此外,增持完成后的6个月内不出售所增持股份。
根据公告,招商局集团于1月1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增持中国外运A股股份59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0%,增持金额约2.95亿元人民币。截至当日收盘,招商局集团直接持有中国外运A股约15亿股,占总股本的20.30%;招商局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中国外运(含A、H股)总股本的55.01%.
巨丰投顾投顾总监郭一鸣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国外运上市首日破发,比较罕见,但历史也有此类情况出现,尤其吸收合并首发上市。但从基本面看,中国外运破发还是比较蹊跷,或许跟近期次新股整体低迷有关。”
A股历史上的首日破发
长期以来,市场中有一种观点为“新股不破发,市场不见底”。中国外运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是否是见底信号呢?《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结合历史数据来看,其实中国外运的破发并无稀奇之处。
如果将退市后重新上市的ST长油也视作新股的话,那么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例子最近的就在今年1月8日。ST长油当日开盘即下跌34.8%,截至收盘,ST长油下跌23.20%,收报每股3.31元。
而将时间再往前推移到2015年12月30日。彼时,招商蛇口换股吸收合并招商局地产A、B股后,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这也是深交所首单A+B股转A股整体上市成功实施的案例。上市首日,招商蛇口开盘即大幅走低,股价低开5.53%,报23.9元/股,此后一路走低甚至触发了临时停牌机制,最终收跌8.38%。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运、ST长油、招商蛇口的实控人均为招商局集团。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招商蛇口在首日上市破发后,未来一个月的股价表现可谓惨不忍睹,跌幅达到近40%。当然,历史数据仅限参考,毕竟市场环境已是今非昔比。
此外,从时间上来看,距今最近的几只上市首日破发股包括美的集团、海欣食品、永贵电器。
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团与美的电器换股后实现整体上市。当日,美的集团在深交所挂牌交,上市首日便遭遇破发命运,报收42.24元,下跌5.21%。(未来一个月涨幅约10%)
2012年10月11日,海欣食品登陆深交所,但市场并不看好其29元的发行价,上市首日便收了一根大阴线,全天跌幅为8%。(未来一个月下跌约11%。)
2012年9月20日,永贵电器登陆创业板,发行价31元,但上市首日便遇冷,大幅收跌10.77%。(未来一个月下跌约17%)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2年三年期间新股首日破发较为密集。A股市场共有多达逾160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出现破发,而这三年上市新股总数为784只,换言之,在此期间新股破发率高达20.92%。